症状:此病主要危害茎蔓,也为害叶片和叶柄。
叶片发病多从靠近叶柄附近或从叶缘开始侵染,形成不规则形红褐色坏死大斑,有不甚明显的轮纹,后期病斑上密生黑色小点,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,空气干燥时,病斑易破裂。茎蔓受害多在茎节处形成初为水渍状深绿色斑,以后变成灰白至浅红褐色不规则形坏死大斑,迅速向各方向发展造成茎折或死秧。在田间病部常产生乳白至红褐色流胶,病斑表面形成许多小黑点,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。叶柄染病,呈水渍状腐烂,后期亦产生许多小黑点,干缩萎垂至枯死。
病原:Ascochyta citrullina Smith称瓜壳二孢,属半知菌亚门真菌。病菌分生孢子器表面生,初生于寄主组织内,后突破表皮外露,浅褐色,球形至扁球形,直径74.5-52cm,孔口明显,顶部呈乳状突起,直径17.1-31.5cm。分生孢子长椭圆形,无色透明,两端钝圆,初为单胞,后生一隔膜,分隔处常缢缩,大小为9.2-16.4 cm×3.3-5.2 cm。
发病特点:病菌在病残体上、土壤内、棚室架材上越冬,也可附着在种子表面越冬。通过浇水、气流或农事操作传播。病菌生长温度约15-35℃,适宜温度20-24℃,空气湿度高于85%,平均气温18-25℃适宜发病。种植过密,通风不好,缺肥或偏施氮肥,保护地浇水后长时间闭棚容易诱发此病。连作或平畦种植亦有利于发病。
防治方法:
(1)因地制宜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。
(2)与非瓜类作物实行2-3年轮作。
(3)加强栽培管理。
采用高畦种植,合理密植,注意田间通风透气;科学施肥,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机肥,适当增施磷、钾肥,生长中后期注意适时追肥,避免脱肥。拉秧后及时清除枯枝落叶及植物残体,带出棚外妥善处理。
(4)种子处理。
选用无病种子,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,用52-55℃温水浸种20-30min后催芽播种。也可用种子重量0.3%的50%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拌种。
(5)药剂防治。
发病初期用70%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,或50%扑海因可湿性粉剂800倍液,或25%培福朗水剂800倍液,或40%多硫悬浮剂500倍液,或70%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,或80%大生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,重点喷洒植株中下部。病害严重时,可用上述药剂使用量加倍后涂抹病茎。有条件的地方可用5%百菌清粉尘剂或5%加瑞农粉尘剂15kg/hm2喷粉防治。
(转载至:中国西甜瓜网)
- 上一篇:甜瓜蚜虫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
- 下一篇:甜瓜疫病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